日本在线看视频亚洲-热久久最新网址-黄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在线视频这里只有精品|www.lajishu.com

客服熱線:400-615-8698
林果

支付:互聯網金融的基石

2013年09月25日 TAG: 本站

支付:互聯網金融的基石


來源:中國企業家

互聯網金融要顛覆金融業,是要形成支付+賬戶/用戶+大數據+風控和產品這樣一個生態圈。而支付是這個生態圈的基礎設施,是互聯網金融的基石。


當銀行、保險、基金等金融機構的大佬們再也坐不住紛紛嘗試進入互聯網時,互聯網金融已經遍地開花了。雖然,所謂互聯網金融的業務規模尚小,但其來勢洶洶,四處出擊,大有顛覆金融業之勢。

互聯網金融要顛覆金融業,是要形成支付+賬戶/用戶+大數據+風控和產品這樣一個生態圈。在這個共享、開放的生態圈,各個環節基本上都能在互聯網的環境和技術下完成。這個生態圈的每個環節都是專業化的,是互聯網金融未來發展的機會所在。而支付是這個生態圈的基礎設施,是互聯網金融的基石。我們看好未來支付領域的發展機會。

支付脫媒是銀行業最徹底的脫媒

金融業在發展過程中已經歷了無數次的變革、革命乃至顛覆。最近一次比較大的金融業的顛覆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那是在美國金融自由化潮流的背景下產生的,是直接融資對間接融資的沖擊。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資金融通繞過銀行這個中間媒介體系,導致了第一次大規模脫媒,銀行業的資產和負債(存貸)雙向脫媒。

而這一次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將導致銀行業更徹底的脫媒。不僅資產負債(存貸)業務脫媒,連支付(匯)業務也脫媒了。銀行存貸匯業務全面脫媒。

全球金融業發展至今,不管如何變化,銀行業始終穩居金融行業的中心。之所以如此,我認為最關鍵的就是銀行具備其他金融機構所沒有的支付功能。所以銀行賬戶非常重要,任何經濟交易活動(包括其他金融服務)基本都需通過銀行賬戶,客戶就自然集中在銀行。所謂得賬戶者得天下,這個賬戶應該是具有支付功能的賬戶。

我們知道,支付是金融業乃至整個經濟運行的基礎設施。支付脫媒對銀行而言是其至今以來面臨的最大沖擊,因為支付脫離銀行而存在,讓非金融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成為了可能。互聯網平臺的用戶優勢和高效共享的特性,將會沖擊現有的金融服務體系。毫不夸張地說,這一輪互聯網金融的革命前提是互聯網支付的創新。

支付創新仍是互聯網金融最為關注的焦點

正是由于支付在經濟社會資金流的重要地位,所以吸引了不少企業進入到支付領域。雖然目前這個領域競爭比較激烈,但其創新仍是互聯網金融最為關注的焦點。

今年6月底,硅谷史上最高種子輪融資誕生。一家名為Clinkle的初創公司在創始人首次創業、產品尚未發布的情況下,獲得2500萬美元種子期資金,這是硅谷所有初創公司中在種子輪融資中獲得的數額最大的一筆投資。這是一家移動支付的初創公司。而此前,SquareStripe等創新支付公司融資也都以極高的估值獲得投資者的追捧。

未來的機會之一:提供基礎設施平臺

越來越多的企業和金融機構看到互聯網金融的巨大發展前景,希望能建立自己的系統,發展互聯網金融服務。例如:一些大的電商平臺,已經具備賬戶和大數據的基礎優勢,如果再建立支付能力并植入金融基因,就有能力提供互聯網金融服務。而現在證券、保險、基金等金融機構,也在試圖建立支付平臺,讓客戶的賬戶具備支付功能,從而為客戶提供更豐富的服務,甚至向混業經營的方向延伸。

支付平臺搭建比較復雜,對系統的安全性和日常運營要求很高,技術難度大,底層架構設計需要可擴展性強,能夠適應復雜的金融業務場景。而這些并不是所有企業有能力來搭建的。未來專門提供支付這一基礎設施平臺搭建的服務商將充滿市場機會。

未來的機會之二:跨境支付將呈現爆發性增長

中國是世界的制造基地和最大的消費國。2012年中國進出口總額約3.9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一。而通過線上跨境交易的規模,據業內估計不超過200億美元,占比極低。由于線上交易直接面對用戶,減少了中間環節的成本,面臨出口困境的中國企業未來將加快由傳統外貿方式向線上轉化。這對跨境支付而言就是非常大的一個機會。

目前大家用得最多的是國際信用卡、PayPal以及線下匯款,但對用戶和商家而言,都有一定的不便。如果能打造一個安全、便捷、易用的支付平臺,讓用戶能選擇自己最熟悉的方式進行支付,將有助于提升用戶體驗,提高商家的成功率。

跨境支付由于涉及不同國家外匯管理政策以及不同的本地化支付方式,再加上面臨國際欺詐等復雜情形下對風險控制的高要求,要做到安全、易用的跨境支付并不容易。

跨境支付不僅面臨巨大的市場需求,還有著巨大的政策意義。隨著人民幣國際化快速推進,跨境支付將促進人民幣的跨境結算,有助于提升人民幣在國際經濟中的地位。深圳前海的試點和上海自貿區的政策突破,都瞄準了離岸人民幣的業務。跨境支付將有力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

本文鏈接:http://www.lajishu.com/product/html/26.html轉載請注明!
掃描加入
Copyright © 2015 - 2024 上海林果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滬ICP備11027956號